365365体育亚洲官方入口_世界杯-欢迎您

观水乡兴盛,肩振兴之责

2021年暑假,由365体育亚洲官方入口学生苏晓钰、陈嘉妤、关梓聪、黎晓琳、卢嘉琪、林志坚、罗练杰、潘宇海组成的经济学院“鱼跃”乡村振兴实践团入选了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重点团队名单,此团队围绕乡村振兴主题,以乡村美食产业为切入点,开展探索逢简风貌和岭南文化保护途径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助力岭南文化的传承,推进其发展和创新。

以“鱼”为题,以跃为冀

对顺德,鱼跃调研队的成员都有一份浓厚的家乡情怀,因此顺德区域的村庄成了他们的预设调研对象,而逢简村,因为近几年其焕然一新的发展面貌成为了团队的最终选择。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逢简村拥有悠久而典型的水乡文化风貌与岭南美食特色,近年来受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不断适应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结合当代文旅的发展特点,成为了岭南地区较为出色的代表景点之一。逢简村深深吸引了苏晓钰一行人,他们对逢简村体现的文化传承保育和振兴发展的创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作为“三下乡”的选题,投入调研。

逢简傍水而居,鱼顺水而生。调研队认为,鱼在顺德逢简的代表性很强,是该地美食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调研队以“鱼”为题,以跃为冀,“鱼跃”调研队顺势而生。“项目以乡村振兴为主题,我们也借“鱼跃”表达对逢简发展的愿景和逢简文化和美食的生命力。”队员黎晓琳道。

(队员陈嘉妤在观察逢简游艇码头)

以“食”为鉴,惟石能言

8月7日,鱼跃调研队去到杏坛镇逢简村进行实地考察,一行人分工明确,前往有效地点进行一手资料的搜查。调研队经过一番努力,邀请到了不少在当地生活的居民进行采访。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采访对象是在当地工作的一名资深的潮汕菜厨师,一开始他以餐馆午间忙碌为由拒绝了我们的采访请求,后来我们决定午餐就留在他工作的餐馆吃饭,待到忙碌过后他一改前态,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队长苏晓钰分享调研趣事的时候说道。她表示,逢简美食之所以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低,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逢简水乡的美食的特色与顺德美食的特色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因此也无法从周边地区的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需要保护逢简美食的传承、挖掘逢简美食的独特性与建立其标志性,进行长远的宣传规划,提高逢简居民对逢简美食的认同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逢简水乡居民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对逢简美食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最终传承并发扬逢简美食。

(逢简进士牌楼前美食街、沿途主要售卖顺德特色美食和逢简手信)

(调研队所经过的泊船的地,可以乘船游玩感受水乡)

古村四面环水,河网如织,桥梁宗祠雅致古典,水乡景致触目皆是。鱼跃调研队沿路参观逢简村时,发现政府十分注重保育这些具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在对其实行活化修葺时,并不擅改村族自带的内容,比如许多修葺完善的各大家族宗祠,保留了先人牌位以及府友的功德捐募,可见宗族文化流传至今依然昌盛。苏晓钰说:“这个调研开始前,我以为乡村振兴是政府全力负责并执行的,但在逢简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的原住民也一直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努力,全力配合政府工作,比如逢简村和顺德区政府的旅游合作。因此,乡村振兴其实是由上而下共同努力的成果。”

(调研队成员卢嘉琪、关梓聪与游客准备进入和之梁公祠参观)

厚积薄发,稇载而归

得知团队进入省级重点队伍时,鱼跃调研队除了惊喜外,更让他们振奋且骄傲的是作为顺德人能够为逢简的振兴发展提供自己的见解和对策,整体的调研工作得到了充分的认可。谈到团队的成功秘籍时,黎晓琳大方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只有自己亲身到了逢简,对当地巷子街道两边的美食店铺或者宗祠和河道分布有了直观的认识。比起问卷调查,实地访谈会更加生动具体,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不错的思路,因此实地考察对调研来说非常重要。当然,问卷也很重要,为我们调查不同群体对逢简美食的了解及推广程度打下地基,扩宽了我们的调研方向。”

(实践队在进士牌楼合照)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次的经历让鱼跃调研队收获丰硕,除了对家乡顺德有了更深的认识之外,亦通过“三下乡”这个活动重新审视了自己——能够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家乡的发展进言献策,将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对现实的探究和实践中,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意义。黎晓琳表示:“参与本次工作让我有了更多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乡村振兴的发展产生了一份责任感。”

(文/卢月明 杨善伟 杨舒婷 图/卢嘉琪 黎晓琳

责编:苏倩怡